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五十年再聚首 青丝白发共话药学情深​ ——75级药专五班校友重返母校侧记
    2025年04月22日 11:38 作者:杨凌 返回列表

    五十年光阴荏苒,半世纪初心未改。4月18日,河南大学药学院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归家人”——1975级药学专业五班的30余位校友从全国各地重返母校,在青丝白发间追忆青春岁月,于新旧校区间见证时代变迁。

    故地重游:实验室里觅青春

    清晨的阳光洒在一栋白色的小楼上,这里是原开封医专校区仅存的实验室,也是75级校友们梦开始的地方。站在熟悉而又陌生的实验室中央,当年操作仪器摆弄试管的身影仿佛就映射在明亮的玻璃窗前。抚摸着而今焕然一新的实验台和仪器设备,已年过七旬的老校友们眼眶湿润。“就是在这里,我配出了人生第一剂药!”一位老校友声音哽咽说到。

    校友墙前:镌刻的名字,不灭的荣光

    2000年,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精神指导下,原开封医专合并入河南大学,成立河南大学药学院。在如今的药学院大厅,一面镌刻着历届毕业生名字的校友墙让老校友们驻足良久。当他们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找到“1975级药学五班”和自己的姓名时,有人欢呼,有人落泪,纷纷举起相机在校友墙前拍照留念。“这不仅是名字,更是学院对我们一辈子的认可。”老校友轻抚墙面,深情说到。

    薪火相传:跨越半个世纪的对话

    现任河南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梁刚代表全院师生向老校友致敬:“75级前辈们在缺设备、少教材的年代刻苦求学,毕业后扎根基层、服务行业,你们中有新药研发的科研工作者,有各地市药监部门的管理者,有创办知名药企的创业者,有继续深耕药学专业的教育者——你们是药学院最生动的教科书!在药学人薪火相传、务求实干的不懈努力下,学院已获批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具有完备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有了新的定位,坚定了我们建设一流药学学科的信心与决心。”现场,药学院向老校友们赠送了河南大学特制的精美折扇纪念品,象征育人薪火代代相传。

    云聚首:未至者的深情告白

    因故未能到场的几位老校友以特别方式“出席”:有人发来祝福视频,有人寄来书法作品感念师恩;75级校友也是河南大学药学院原院长许启太所作“药苑耕耘五十秋,专心济世志长酬,五更灯影传薪火,班马同途共白头……”的诗句,更是巧妙地把“药专五班,师生永怀”的美好祝愿嵌入藏头诗中,引得满堂喝彩。药学院教师也感念赋诗:“薪火相传功成处,桃李成蹊誉千秋”,“愿作青蒿子,香润九州芬”,向老校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以药草馨香,喻德业流芳。

    短暂的相聚,不舍的别离。临别时,老校友们约定:“八十岁再聚首,还要看看我们的学院又育出了多少济世良药!”

    50年,足够让实验室的试管蒙尘,却从未冷却药学人热忱的初心。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相聚,不仅是青春的回溯,更是一场关于传承的庄严仪式——黑白照片上青涩的面孔、校友墙上温暖的名字、诗词文字中的期许,都在诉说同一个答案:无论走多远,母校永远是药学人精神的原点。

    附:药学人创作的诗词

    《药专五班五秩怀恩》

    药苑耕耘五十秋,
      专心济世志长酬。
       五更灯影传薪火,
       班马同途共白头。
       师恩芬雨滋桃李,
       生路杨风立汴州。
       永记金铭春意暖,
       怀笺再续未央楼。
           (许启太  75级校友,河南大学药学院原院长)

    《赞药专五班》

    孔子弟子整三千,
       著出立说至今传。
       百年河大精英育,
       药专五班美名传。
           (张本广  75级校友)

    《忆神采飞扬的药学五班同学》

    桃李不言满庭芳,
       香飘无语芬四方。
       往昔高光正午过,
       今朝谢甲度夕阳。
       开封求学时怀念,
       汴梁幸会心舒畅。
       暑蒸汗流当沐浴,
       霜降青丝天化妆。
           (邱金东  河南大学药学院退休教师)

    《七五级药学校友聚会寄语》

    七五同窗今聚首,
       已是古稀霜染头。
       杏林曾记青春影,
       橘井尚存济世粥(汤)
       沥血尽思黉宇事,
       倾囊育得嫩芽抽。
       薪火相传功成处,
       桃李成蹊誉千秋。
           (邢煜君  河南大学药学院原行政办主任)

    《水调歌头·药学薪火咏》

         ——乙巳校友五秩荣归感怀
       百草试初志,万载续灵根。当年筚路蓝缕,星火淬真魂。曾照书窗孤月,更映烧杯明灭,年少志挐云。五秩归来日,依旧药香温。
       继薪火,融百代,务求真。弦歌不辍,本草无疆锻此身。莫负神农胆魄,再谱丹溪新论,乾坤接力人。愿作青蒿子,香润九州芬。
           (杨凌  河南大学药学院行政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