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年来,药学院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本着人才强院的精神,学院在2021年以来新引进了一批优秀的博士及高层次人才。最近,学院对这些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做了一些访谈。从访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在科学领域的专业背景虽各不相同,但追求学术的激情和作为青年教师的责任让他们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征途中能够不忘初心,持续奋进。
初中时,在显微镜下见识到了各种植物、动物细胞,同时也接触到一些简单的物理、化学实验,打开了自己的新视野,也勾起了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入高中后,随着接收知识的丰富与深入,受身边人和老师的影响,感受到药学在生命健康领域的重要性,所以在大学时选择了药学专业。大学阶段系统的学习了理论知识,同时也有一些实验经历,感受了科研探索的乐趣,在经历一次次的尝试终于验证了自己猜想后的成就感。随后在老师们的指导下,逐步走上了科学研究领域的道路,去探索更多未知。
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分析检测与治疗药物的快速筛选,这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广泛,为其提供了新策略。今后想借助药学院优秀的平台,构建基于纳米材料的传感器,开发新技术用于生物标志物的监测和药物体外快速筛选。构建新型递药系统,用于疾病的精准治疗。
在工作之余一般会跑步、爬山或者烹饪。跑步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力,以保持好的精力。爬山到高处,开阔的视野可以放松心情。感觉生活和工作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有时候在生活中突然冒出的一个想法可能就解决了目前工作上面临的问题。
感觉科研过程中的困难应该是换一个新课题的时候。一个全新的方向,组内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需要自己查阅海量文献,再总结归纳,了解该领域已有的研究现状,最新进展,然后去发现待解决的问题,随后通过查阅文献,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组内实验条件还不完善,对于其他课题组相对成熟的实验,自己可能需要不断尝试,改变实验条件,耗费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得到预期结果。但同时也能在这些过程中得到成长,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活跃,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科研道路上,我的硕士、博士及博后导师,对我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每位导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科研习惯,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可以进一步的完善自己。我硕士的两位导师是我科研入门的领路人,培养了我的科研思维,时刻为学生着想,让我感受到了科研的乐趣。博士导师思维较为活跃,接受新东西能力比较强,对学生较为包容。博后导师在科研上则较为严谨,总结归纳能力强,能够为我们提供新的科研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