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快报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快报 >> 正文
感悟百年校史 厚植爱校情怀——我院组织2025级研究生参观校史馆
2025年10月22日 10:04 作者:袁琦 返回列表

感悟百年校史,厚植爱校情怀。10月16日,我院2025级全体研究生在院党委书记梁刚、党办主任李佳桓和辅导员袁琦教授带领下前往明伦校区,开展校史馆及校园参观活动,让同学们在行走与聆听中触摸校史脉络、感悟河大精神,追溯学校在烽火岁月里的办学初心与精神传承。

新生们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循着历史脉络,沉浸式感受学校113年的办学底蕴与发展成就。校史馆内,1000多平方米的展厅,通过数百幅图片、上百件实物及多媒体互动装置,系统铺展了学校波澜壮阔的发展长卷。

从1912年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诞生时的教育初心,到中州大学、国立开封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国立河南大学等阶段的薪火相传,再到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辉煌,讲解员结合史料细节,生动讲述着不同历史阶段学校的发展故事。当介绍到学校历经时代变迁仍始终坚守育人使命,如今已形成明伦、金明、郑州龙子湖三校区联动发展格局,学科覆盖数十个门类的蓬勃现状时,新生们纷纷驻足凝视,眼中满是赞叹与自豪,深刻体会到百年河大的深厚底蕴与强劲活力。

在“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校训展板前,讲解员深入解读八字校训的文化内涵和核心要义。“校训不只是墙上的文字,更是我们每一位河大人治学、修身、担当的精神坐标与行为准则。”同学们深有感触地表示,未来将把校训精神融入药学科研与实践,以“至善”标准要求自己,践行学科使命。

“维护文化”牌匾前,一段特殊的流亡办学史让在场师生深受触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河南大学为保护文化火种、延续办学血脉,先后辗转鸡公山、镇平、嵩县、淅川及陕西宝鸡、汉中等地流亡办学。近十年间,没有固定校舍,师生就在祠堂、农户家里搭建临时课堂;缺乏教学物资,老师们连夜手写刻印教材;即便面临战火威胁,仍坚持开设课程、开展学术研究,更组织抗日宣传队,以文化为武器投身救亡图存运动。“前辈们用‘不停课、不放弃’的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河大精神!”新生们认真聆听,不时记录,眼中满是敬佩与动容。

走进“弘扬科学家精神”展区,六十多位河大杰出科学家的事迹引人驻足。大家纷纷表示,未来将以这些科学家为楷模,把专业所学与社会需求结合,在药学领域内深耕细作、追求卓越。当了解到学校围绕“聚集人才、培养人才”宗旨,全力打造中原人才高地,目前已有1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生物学成功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时,新生们对未来的学术道路更添信心和期待。

此次校史馆参观活动,是学院深化新生校史校情教育的重要实践载体。参与同学纷纷表示,沉浸式的参观学习不仅让自己系统梳理了河南大学百年办学的辉煌脉络,更被校史中前辈学者坚守初心、砥砺求索的奋斗精神深深触动。大家一致认为,未来将以校史为镜鉴、以“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校训为指引,从学校百年征程中汲取成长智慧与前行力量,自觉传承先辈在困境中坚守教育、守护文化的宝贵精神,赓续“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河大精神血脉。同时,将牢记校党委书记季波在秋季开学第一课中提出的要求,主动扛起对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与自身的责任,把对学校的深厚情感转化为科研攻关、潜心治学的实际行动,在研究生阶段脚踏实地钻研、追求卓越创新,努力成长为可担时代重任的河大栋梁,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与我国医药健康事业进步注入青春动能。


(审稿人:梁刚)